機械工業標準化發展現狀及展望 | |
2015-9-6 14:29:31 閱讀次數: | |
發展現狀 1、機械工業發展夯實了標準化工作的基礎 機械工業經過50余年的發展,已形成了門類齊全、具有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產業體系,多年來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了大量的裝備,無論是經濟總量,還是出口創匯合吸納就業能力等重要指標,均表明機械工業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,并且表明我國躋身世界機械工業大國的行列。 2、標準化工作促進了機械工業發展 ①為機械工業生產活動提供規范; ②為先進制造技術應用搭建橋梁; ③為機械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提供支撐; ④為促進貿易創造條件; ⑤為國際競爭提供手段; ⑥為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提供支持; ⑦標準12603項,其中國家標準4307項,行業標準8296項; 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共90個,其中分會76個、機械工業24個; ⑨國際標準化組織的TC、SC秘書處:TC秘書處有3個(ISO/TC1/IEC/TC7、IEC/TC85),SC秘書處有1個(ISO/TC10/SC6)。 3、主要問題 ①總體水平低,不適應振興機械工業的需要 a、標準體系結構不合理; b、標準內容不合理; c、標準技術含量偏低; d、標準更新不及時。 ②國際化程度低,不利于提高國際競爭力 a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比例低; b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質量低; c、實質性參與國際化標準程度低。 ③服務能力低,降低了標準化工作有效性 a、標準化服務手段落后,形式單一、信息化程度低、效率不高; b、標準化服務尚停留在標準文本、資料、文獻的服務階段。 發展環境 1、標準化工作已列入振興機械工業議程 《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若干意見》提出,要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振興裝備制造業中的作用.提高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的等級.完善我國裝備制造業標準體系,為我國裝備產品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條件。 2.標準已成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技術基礎 3.優化機械工業產業結構需要高水平的標準 4.發展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機械工業對標準化工作提出明確的要求 5.經濟全球化將標準化推向國際競爭的前沿 6.強化標準化服務是提高標準化有效性的迫切需要 發展目標 1、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“三個代表”重要思想為指導.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,本著“政府引導、市場推動、企業為主、服務產業”的工作方針,著力提高標準水平。加快標準更新速度。強化標準化服務,充分發揮標準化在振興機械工業中的基礎性作用,增強機械工業的國際競爭力。為大力振興機械工業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做出貢獻。 2、工作目標 2010年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目標是建立與國際接軌、自點突出、結構合理的機械工業標準體系,標準整體水平明顯提高。 3、主要標志 ①機械工業標準體系中數字化、網絡化和智能化產品標準、工業設備能效標準、用能產品能耗限額標準,污水資源化標準、節約材料標準、安全標準比例明顯增加。 ②機械工業標準中含有自主創新技術和轉化科技成果比例明顯提高。 ③機械工業主要行業的標準標齡控制在5年以內。 ④建立機械工業標準化服務體系,標準得到有效實施,基本滿足機械工業快速發展需求。 ⑤主要行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超過70%,安全、環境以及適用于國際貿易的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制定逐步實現同步。 ⑥爭取再承擔2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TC或SC秘書處,提出15項國際標準工作項目,參與60項國際標準制定工作,逐步提高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的主導地位。 ⑦形成以市場為導向、企業為主體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為組織形式的標準化工作體系,基本建成以信息技術為手段、按市場化機制運行的標準化服務網絡,標準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。 發展重點 1、重點任務 ①提高機械工業標準的市場適應性 a.圍繞提高機械工業自主創新能力,加強轉化自主創新成果標準的制定; b.圍繞優化機械工業產品和產業結構,加大高新技術、高附加值產品急用的關鍵技術標準制定工作力度; c.圍繞市場需求變化,及時更新標準 d.圍繞提高機械工業出口產品質量、檔次和附加值,提升標準的技術合量和水平; e.圍繞建立我國的技術性貿易措施體系,加快為技術法規、合格評定配套標準的制修訂速度; f.圍繞發展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機械工業,加強節能、節水、節材產品及環保設備等資源節約標準化的工作; g.圍繞安全生產,建立和完善機械工業產品安全標準體系。 ②提高機械工業標準的國際競爭力 a.積極有效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,實現與國際標準接軌,突破和跨越壁壘,為機械工業參與國際競爭創造條件; b.積極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制定,使國際標準中更多地反映我國機械工業技術要求和利益; c.積極推動機械工業具有出口優勢的專業領域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可實現產業化的標準制定,使其成為國際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,確保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。 ③提高機械工業標準化工作的有效性 建立完整、高效、準確.及時的機械工業標準化信息服務和技術管理平臺,提高標準化管理效率,加強標準出版發行,改善標準培訓質量,積極推進標準實施。 2.重點領域 ①農業機械行業:拖拉機、耕整種植和施肥機械、節水灌溉設備、植保機械、設施農業、農副產品深加工成套設備、收獲貯存與干燥機械、畜牧機械、農用運輸機械。 ②內燃機行業:中小功率內燃機、小型汽油機、油泵油嘴。 ③工程機械行業:土方機械、路面施工養護機械、智能化工程機械、隧道和地下開挖機械、鉆采機械、鑿巖機械、工程機械零部件。 ④儀器儀表行業: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、電工儀表、科學儀器、智能化大地測量儀、傳感器和功能材料、激光技術和產品。 ⑤文化辦公設備行業:照相、復印、電影機械。 ⑥石化通用行業:泵、風機、壓縮機、閥門、真空獲得及應用設備、過濾及分離機械、印刷機械、塑料機械、制冷空調設備、環境保護機械、包裝機械。 ⑦重型礦山行業:冶金設備、礦山機械、物料搬運機械、大型鑄鍛件。 ⑧機床工具行業:金屬切削機床、特種加工機床、木工機床及刀具、鍛壓機械、鑄造機械、刀具、量具量儀、磨料磨具、工業機械電器系統。 ⑨電工電器行業:大型水電機組、超臨界燃煤火電機組、清潔煤燃燒發電設備、大型空冷發電機組、核電設備、燃氣-蒸汽聯合循環發電設備、燃料電池、可再能源發電設備、交流百萬伏輸變電設備、±500kV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、±800kV特高壓直流輸變電設備、電工基礎材料、輸變電設備系統主要電器裝備、燃煤工業鍋爐、高效節能電機電器、智能化電器。 ⑩通用基礎件行業:滾動軸承、滑動軸承、液壓氣動密封件、緊固件、管路附件、彈簧、篩網篩分和顆粒分檢方法、模具、齒輪、粉末冶金制品。 ⑾基礎工藝與共性技術:自動化與信息化、產品設計規范、制造工藝規范、產品結構要素、鑄造、機械安全、表面處理、機械振動與沖擊、鍛壓、熱處理、焊接、無損檢測、產品尺寸和幾何技術規范。 發展措施 1、培育發展標準化市場 ①宣傳標準化; ②確立企業的主體地位; ③發揮行業協會作用; ④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建設。 2.推進標準化改革 ①建立標準創新機制; ②建立標準制修訂工作市場機制; ③建立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機制; ④建立標準化工作多元化投資機制。 3.提高標準化服務水平 ①加強標準化服務信息系統建設; ②拓展標準化服務對象相內容; ③推進標準實施。 4.培養一支高素質標準化隊伍 |
|
上一篇:沒有了! |
下一篇:優質無縫鋼管的相關特性介紹 |